刘景凤艺术
刘景凤艺术简介
刘景凤 河北沧州人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天津美院研究生学历,2013年学习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高级创作班。2014、2015年学习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高级研修班李翔导师工作室。 2013年作品《唠家珍》获吉祥草原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;《花样年华》获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;
2014年《坚守》获庆祝建国65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;
《春风》入选“塞上明珠·美丽宁夏”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美术作品展;《远归》入选“八荒通神”哈尔滨美术双年展;
《吉祥三宝》入选精致立场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展;
《祈盼》入选金陵文脉全国中国画展;
《守望》入选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展。
2018年作品《大家风骨——北大学者》参加北大建校120周年校庆,被北京大学收藏。作品发表于各种专业报刊杂志:《花样年华》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杂志。《静思》发表于中国美术报。《水墨人物写生》发表于中国书画报》。 从事美术教育三十多年,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,辅导组织学生参加国内、外各级绘画大赛,屡获佳绩。
此花含苞正庄严
——刘景凤中国人物画创作
仿佛是夏日里蓦然吹来一股,携裹着白洋淀独有的,淳朴又不失清凉气息的微风;偏又揉入了几分京味儿的贵族与雅逸。景凤的画,与她的人,带着相类的气质,一并走入视野。令人兴奋,和震惊。
出生于河北沧州的她,2000年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国画专业,获学士学位;200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。天津美院的学习,是她如饥似渴又废寝忘食的两年。在霍春阳、贾广健、李永文、吕云所、刘文生等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下,一头扎进传统里,反复涵泳,揣摩,临摹,比较;师法古人,精益求精。美院学习第二年,跟随颜宝臻老师,大量写意人物的写生与创作训练,更加巩固了她对中国人物画用线、以及用墨的丰富性与生动性的深层理解和体会。毕业后她又将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、《簪花仕女图》临摹一遍,从中吸收大量传统线条与笔墨的营养,为日后从事人物画创作,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那颗料定为捕捉美、和留住美而滞留于此红尘间的心灵,一旦细微的灵敏度打开,便注定时时离不开醉意,与感动了。这时景凤重新回到她所挚爱的教育岗位上了。描绘学生生活,成为她的沉迷,此一发而不可收。对学生深沉的挚爱,对她们飞扬的青春美,知音般的、由衷的欣赏,从而成功创作了《花样年华》,在首届《朝圣敦煌》全国美术作品展中获优秀奖。
2012年,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高级创作研究班。师从韩学中、潘缨、张鸿飞、苗再新、李乃宙等名师。她除去上课,画室里一宅十几小时连续作画,是景凤最快乐的事。有幸的是韩学中老师的耳提面命,亲点亲授,使她在工笔人物画走向更加的深透,且于不断追寻个人独有语言的道路上,开悟良多。孜孜以求的她,八十七神仙卷勾了两遍,最精细的维摩演教图也精心地勾完。从中体会到了传统线描的魅力。她又从汉代人物雕刻中,细味古人用刀刻画的锋利线条背后,所不失的灵性与松动,把这种感受应用到藏民题材的人物画创作,成为这时景凤绘画语言的最佳表达方式。她努力挖掘力求体现他们淳朴而深层的美。那是务本,是根脉,是绵延不断生命的血融于水,是中华民族本初精神最深沉又最隐微的力量与内涵。作品《唠家珍》获吉祥草原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;《春风》入选“塞上明珠·美丽宁夏”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美术作品展;《远归》入选“八荒通神”哈尔滨美术双年展;《吉祥三宝》入选精致立场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展。《祈盼》入选金陵文脉全国中国画展;《守望》入选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展。
在听过潘缨老师讲授没骨人物画之后,她又坐不住了。有若神来的灵感,毫无费力的技巧驾驭,近乎疯狂的创作,极其平和安宁的稳定情绪,以及足能一以贯之维系的激情等等,创作了一批没骨人物,使传统中国人物画的语言更加的丰富。其中《静思》发表于中国美术报。
她并不满足,2014、2015年她进入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李翔导师工作室,在王海滨老师的启发下,又深入传统,认真临习《簪花仕女图》体会传统艺术的精髓。为了更好地体会线的节奏和韵律,她一股劲把送子天王图连续勾了三遍,也真正地开悟了。她行走着。她时时不满足已有。行走的景凤,对艺术虔诚执着,表情甜美又严肃。她将每一个曾经,清空归零后,重新上路。但将此得终化尽,还来梅花沁骨香。木心先生有诗句:“任何花,含苞欲放时皆具庄严相”,相信此严肃、严谨对待艺术的景凤,一定正酝酿一场盛开:艺术的,人生的,人物画的,关乎我们人类自身,主题与命运的。
(编辑)李夯
刘景风作品
藏民系列
花鸟系列
临摹作品
生活系列
北大收藏作品
女孩作品
获奖作品